当前位置:渔钓者>初级钓鱼>钓法>

选择钓点要找鱼道(鲫鱼鲤鱼的生活区域)

钓法 阅读(1.49W)

面对江河湖海一派苍茫之水,钓鱼人不断总结出了许多观察鱼情、了解鱼情、认识鱼情的钓谚,如“鱼有鱼道,乌有鸟路”、“鱼星冒,鱼儿到”、“小鱼跳,大鱼到”、“鱼儿嚼水,顾命不顾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河边水腥气,钓者好运气”、“鱼儿露头,收竿快走”等等。通过学习这些钓谚,就能较好地指导钓鱼人作出垂钓时对鱼情的正确判断或取舍。现我选择两条作一简析,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选择钓点要找鱼道(鲫鱼鲤鱼的生活区域)

“鱼有鱼道,鸟有鸟路。”

大自然里一切生命的进程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存在的,这条钓谚正是体现出了鱼在水下活动的一般规律。所谓的“鱼道”,一般是指鱼类每天或经常按以往形成的活动或觅食的时间有规律出现的区域。这些路线(场所)并不是人为划定的,而是鱼类根据水势地形的客观条件,出于本能的需要和利己的判断而确定的。这里我对鲫鲤的“鱼道”问题略作一分析。

一、鲫鱼的“鱼道”。

鲫鱼是种群居性很强的中小型鱼类。它们适应性强,能在各种水环境中生存繁衍,主要活动于水草多的浅水区和大片光水的滩涂。鲫鱼的“鱼道”现象不明显,多表现出区域性散状活动现象。我地普者黑湖近岸水浅草茂,我多次发现在一米许深的水底,通过做窝,不一会儿鲫鱼就能循味而至。我蹲着观察,先是小鲫,后是,大些的,它们不从正面稀草处入窝,而是从两侧草丛下的缝间“鱼贯而入”,当惊散时,它们也不会蹿到前方空水区,仍是钻两侧密草。我初步确定,侧面的水底草缝便是它们经常出入的“鱼道”,不过鲫鱼的这种“鱼道”现象仅是觅食习惯的一种表现,与鲤鱼的长距离觅游食物相比,鲫鱼“鱼道”的表现力很弱。除了雨季涨水会促使部分鲫鱼短期洄游或“迁徙” 数百米外,大部分时间都在选定水区活动,根据经验和长期观察,其活动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半径20米。在听湖水库,我单位的黄钓友两天前因断线跑了一尾鲫鱼,两天后又被我单位杨钓友在同一窝里钓出,钩线仍在嘴边挂着……鲫鱼的这种“恋家情结”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准确寻找鱼窝的机会。因而,在野钓鲫鱼中,善于观察和找窝的老手,总会利用鲫鱼的生活习性和“鱼道”活动的特点,不会死守在一个钓点上,而是在相同水域或不同水域的一定间距内,做上几个窝,采取走钓的形式,钓到不同水区的鲫鱼,一天中钓到数十条至上百条的情况比比皆是。

鲫鱼“鱼道”的形成也与外部环境对水情的改变有关,如在光水面人工栽种了水生挺竿植物,时间一长就成了鲫鱼躲避敌害和高温季节纳凉的好去处,这种环境存在的时间越长,聚鱼的密度越高, “鱼道”的作用力越强,所以善钓草滩的人,往往会用长竿短线在荷叶间、菱藤间下钩,很容易钓到成群的鲫鱼。又如人工制成的码头,因为人类长期生活以及畜类饮水的缘故,使该水体食物来源充足,各类微小水生物丰富,自然而然吸引鲫鱼流连于此,垂钓时甚至无需投诱饵做窝就可开钓。再如涨水期淹没的稻田里,平常与水域隔离,一旦涨水后,很快会有许多鲫鱼蹿入觅食,垂钓时最好用二三粒的星漂配上小号的单钩和轻坠,水深二三十厘米亦能很容易钓到鱼……

二、鲤鱼的“鱼道”。

应该说,在淡水鱼中,我们通常讲的“鱼道”主要指的就是鲤鱼。鲤鱼的“鱼道”有别于鲫鱼小范围、散状型片区的游动,也有别于草鱼的乱闯乱撞。鲤鱼的“鱼道”是遵循着“安全、隐蔽、清静、深邃”的原则来进行的,除了雨季涨水时的短期内较长距离洄游,使频繁出现在大型浅水区觅食活动,削弱了“鱼道”功能外,在大部分季节里鲤鱼都具有较强的定居性,而那些远离陆岸和人类活动的僻静水区,水中浸泡着山岩暗礁、洞穴和杂乱障碍物的深水区以及小水面中央的深洼沟坑部位等都是成年鲤鱼的长年居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安全所在,它们不愿轻易放弃而浪荡居无定所。而为了生存繁衍,它们必须开辟食物领地。长期以往,鲤鱼们出游活动所形成的有规律的来来往往的路线就被钓鱼人冠之为“鱼道”,探查和寻找“鱼道”就成了钓鱼人多钓鲤鱼的捷径。那么“鲤鱼之道”会在些什么地方呢?根据本人经验,列之如下:

一是大型水湾靠深水区的边缘。一般大中型水库都有许多库湾,这些库湾水面宽度少则数十米多则一二百米,因为地势低洼,淤泥层肥厚,水生物丰富,加之水位较深,水域又多处偏僻场所,极易聚鲤。由于水面阔大,鲤鱼的觅食活动都会沿着湖边缘的深浅交汇区的水底行进,并由此进入到大型宽敞的水面,以增加寻找到食物的机会。我地七星湖有一个湖汊,上游有四五米深,下游有十多米深,下游部位连接着上千亩的阔水区,在连接的部位形成一个弯曲的大土坎,我们认定必是鱼道,做下重窝,用长手竿抛线钓法,离岸七八米就有七八米深,并且是大斜坡……其结果不出意料,多次在此下竿都上一斤到五六斤大的湖鲤。

二是石砾暗布的水域。这种地势一般都是陆岸较陡峭,有成片礁山或小山岩并延伸到水下,又因多处深水区,故长期被水淹没,容易滋生和躲藏虾虫小鱼,自然形成鲤鱼的佳居所在。这一区域鲤鱼的觅食习惯一般不会作长距离的游行,而是有规律地每天从深远水域的居所向靠岸水域的石砾区游来,在石缝间隙和泥底中寻找食物。摸清了这一规律,我们常常投下大量诱饵,把大鲤聚来,逐一钓取之。我地黑所水库有一片约一华里长的礁石区,每到此库钓鱼我必优先在此段的深水区(5.4米手竿,钓位水深约4米多)做窝,除了能钓到众多湖鲫外,多遇大鲤,因竿线不敌跑鱼占了五六成。水底石砾区形成的鱼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与此地鲤鱼无需“长途跋涉”,“踱步而出”就能有丰盛食物有关,而且由于长期性的食源丰富,亦会把远处的鲤鱼吸引来至,又会形成另一条通向石砾区的新鱼道,无疑增厚了此地的鱼情。

三是深浅交汇区。自然水域地势复杂,高低不平和沟洼遍布,特别是靠岸一线多为此地形。这样往往经水淹没后深水坎洼区水更深,浅水区则长了各种水生植物和小型动物。为了寻找到食物,窝居于深水区的鲤鱼会对周边水情和饵情有一个本能的意识,通过出行试探或各类水生物的自身信息的传播,就会使鲤鱼积累更多的食物信息,以此不断拓宽觅食的范围,这样由深水到浅水的“鱼道”便适时出现。当然由于浅水区的水位会受到水体涨落的影响,与之深水区长期形成的“鱼道”相比,鲤鱼到浅水区的活动时间也是较短的。从实钓情况看,成年鲤鱼通向浅水区的“鱼道”大致有仲春(稳水期)、中夏(雨水期)、中晚秋和初冬等时期中的某个时段而已。

四是湖库中央的旧河道。许多湖库在筑坝前都是一条或大或小的河流。成为人工湖后,这条河道便深埋在湖库的中央。长期以往,这条旧河道便成了成年大鲤的通道,并且由于远离陆地,一般竿具无法达到,使大鱼越聚越多。而当现代海竿爆炸钩出现后,在一些中小型水库力投七八十米,把钩饵送到旧河道周边,屡有大鲤上钩。到了近十年来,推出了遥控送饵船,在大中型水库可把钩饵送到一二百米远的湖心,直接把饵钩倾倒在旧河道间,大鲤大革等一些大鱼便在劫难逃了。

“鱼道”问题并不是一篇短文就能说清讲透的,如鲤鱼的“鱼道”也不仅仅上列的几点。

我们无法变成鱼与鱼儿一起畅游“鱼道”,因此我仅能凭多年野钓的体会作一浅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