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釣者>釣法>野釣>

釣友分享的野釣選位打窩技巧

野釣 閲讀(5.24K)

野釣雖然魚兒的密度比不上池塘和黑坑,但水裏多是生口魚,上鈎比較容易。但想要收穫好,除了要選好釣位,在魚密度的低的時候,最好做個窩子,將小範圍內的魚兒密度提高,這樣中魚率就會大很多,同時上魚率也會大幅度增加。那麼野釣怎麼覓位做窩呢?下面來看看筆者整理的一些經驗,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

釣友分享的野釣選位打窩技巧

一、野釣選位做窩垂釣的要點

魚道,故名思意,就是魚兒經常活動的通道,在野外垂釣,如果能夠找到一條魚道施釣,垂釣效果都很好。

雖然在找不到魚道的情況下,只要持續做窩,能夠聚集一定範圍內的魚類,但影響範圍小,聚集的魚兒少,垂釣起來雖然消耗好,但是收穫少。

如果想要野釣的垂釣效果好,最重要的就是尋覓到魚道作為釣點,這樣打窩後誘來的魚才多,垂釣後的中魚率高,上魚率大,只要釣友技藝精湛就能獲得一個好的收穫。

常見的水草附近、障礙物雜多處、高坎、深溝處,都容易有魚羣潛藏活動。而江河中釣鯽魚,鏵尖處、進水口處和回水灣處也是魚兒經常活動的地點,在此做窩下鈎,垂釣效果還不錯。

但野釣時,能夠找到很好的天然魚道還是很很少的,想要垂釣效果,最終還是要人定勝天,自己創造一流的釣位。

野外打窩時,往往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多點打窩,輪流垂釣;第二:錯開新老窩子。

第一,多點打窩,在垂釣伊始,在一定範圍內多打窩子,兩到三個,甚至三到五個,通通撒上餌料做窩,越是環境複雜處,窩子數量越多。首先從中選出一個魚類密度較高的窩子垂釣,在垂釣時間延長,窩內魚類減少時,可以及時更換到新的窩子中,繼續垂釣高密度窩子。

第二,錯開新老窩子。老窩子具有聚魚量多,速度快的優勢,是新手的第一選擇。而新窩子聚魚速度稍稍遜色,魚類吃口好,上鈎率高,對餌料、釣組靈敏的要求低,但是要提前做好短期內不上魚的心理準備。

二、野釣打窩的技巧

打窩的用量是僅次於選位的第二重要,若是水域開闊,以霧化餌料摻雜顆粒餌為主,水域越小,越偏向顆粒餌料。而在用量上,水面的大小並不直接影響窩料用量,通常每個窩子的用量在2斤到四兩之間,根據目標的大魚進行增減。若是開闢新窩,首次投放窩料量較大,甚至能夠達到十數斤,然後逐日減少。

兼顧窩內外。垂釣人往往存在一個誤區,打窩後就只能垂釣窩子內,實際上,部分的魚類會出於安全、清淨、競爭壓力小等因素,活躍在窩子附近尋覓散落的餌料。所以,釣魚人垂釣時,應該兼顧窩子內外,根據窩子周圍的活動表現,尋覓合適的垂釣落點。

續窩要高頻少量。續窩時,高頻少量的本質目的在於維持窩子內小幅度變動的平衡裝填。窩內窩料降低通常有一定的層次,就算釣魚人把握不準,高頻率少量的續窩,也不會造成窩內窩料量過多,魚類吃飽了不吃魚,更不會出現窩內無食,魚類離開的情況。

等魚。等魚,就是給窩子一個休假。因為驚擾、高頻度垂釣等因素,造成的窩子內魚類密度較低時,應該及時的更換釣點,給窩子一個休息期,讓它慢慢的重新聚集起魚羣。這也是在上文中提出的多打窩子的必要性,提供更多的垂釣機會。

水域的面積越大,魚類的密度越低,需要打窩的數量越多,且等魚的時間越長。

最後,提醒諸位釣魚人,打窩時,應該根據目標魚的活動特點選擇窩料,它們活動的水層、頻率、範圍,都是影響餌料使用的關鍵性因素,上層魚用比重大的重餌,肯定會錯過魚口。